-
殷都区人民医院开展“六一”儿童节系列活动童心璀璨,快乐六一!在第74个“六一”国际儿童节到来之际,为让小朋友们度过一个快乐、难忘且有意义的儿童节,殷都区人民医院开展了庆祝“六一”儿童节主题系列活动。PART.01童趣阅读 欢庆六一医院为每位职工子女精心准备了中外优秀儿童读物,把精神食粮送给孩子们,丰富孩子们的学习生活,享受读书乐趣。贴心的礼品虽不贵重,但却饱含诚挚的问候,让职工倍感温暖,也带给职工子女惊喜和欢乐。PART.02健康成长 医路“童”行为了让小朋友们在住院期间也可以感受到节日气氛。殷都区人民医院儿科举行六一儿童节“健康成长,医路'童'行”主题活动。值此六一国际儿童节来临之际,在院党委领导支持下,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小儿内科副主任医师乔会菊为儿科患儿进行临床义诊。专家凭借丰富的临床经验,耐心解答患儿家长提出的各类问题,在普及健康知识的同时,对儿童保健、常见病、多发病及部分疑难病种,给予了专业化的诊断及治疗建议。真正做到为孩子送福利,送健康,受到广大患儿家长的一致好评。儿科主管护师丁方方扮演小猪佩奇, 用生动的语言向小朋友们科普了洗手对预防疾病的重要性,并现场示范指导小朋友们学习七步洗手法。小朋友 们热情高涨,积极练习七步洗手法。活动现场还准备了亲子互动小游戏,家长和孩子们兴致勃勃,亲子间的互动妙趣连连。家长们彷佛也回到童年时光,和宝贝们一起欢乐全场。小朋友们纷纷展示自己的才艺,集体表演舞蹈《科目三》更是把活动推向了高潮,赢得了现场家长和小朋友们的热烈掌声。活动结束后,党委委员、副院长赵清亮来到儿科病房,为孩子们送上节日礼物和祝福,让来院就诊的小朋友们感受到医院的关爱和节日的祝福,为患儿创造一个充满欢乐的节日氛围。PART.03关爱儿童 呵护成长每一个孩子的降临对于父母而言都是天赐的礼物,他们是降落人间的天使,“六一”是欢乐的海洋,是孩子们的节日,也是所有儿童最期盼的节日! 在2024年国际儿童节的到来之际,安阳市殷都区人民医院儿童康复科全体医务人员通过积极筹备、精心策划,邀请小朋友和家长160余人在儿童康复科与医务人员一起举行了丰富多彩的庆“六一”联欢活动。医务人员精心为孩子们设计了成长印迹、动物乐园、圈你所爱、贴贴乐、彩虹海洋等一系列游戏环节。多彩的游戏活动在儿童康复科的小天地里一一展开,小朋友们在家长和医护人员的带领下玩得不亦乐乎,笑容灿烂。孩子们通过各种游戏,既增加了集体融入能力、模仿能力、动手能力、团队协作能力,还增进了亲子关系。游戏结束后,医护人员为小朋友们送上了水果、面包、点心等,让孩子们自己动手切水果,享受童真乐趣。活动最后,医务人员为孩子们分发了各种益智小玩具。此次活动让孩子们感受到社会大家庭的关心和爱护,也让孩子们在活动中享受了快乐,同时也充分显示了医院和谐的医患关系。孩子是家庭的希望、祖国的花朵,每位家长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够健康快乐地成长。爱心是做好儿童康复的基础,关心“折翼小天使”是社会各界人士的责任,也是儿童康复科的使命。儿童康复科始终坚持为有需要的儿童提供更好的帮助和服务,期望在我们的努力下给小天使一个更加美好的未来、更高质量的人生!本次六一主题活动既为共同庆祝国际儿童节的到来,也是医院关心下一代、关爱下一代、关注下一代的直接体现。 儿童就像一颗幼苗,呵护儿童成长就是呵护我们的未来。医院将 按照院党委“11412”工作思路,继续扎实开展为职工和患者办实事、办好事,持续做好暖心服务,守护群众健康。来源:殷都区人民医院2024-06-04
-
郑大一附院“优质服务基层行”殷都站暨协作医院揭牌仪式举行为促进优质医疗资源下沉,服务关口前移,让群众在家门口享受到省级专家优质、便捷的医疗服务,6月1日,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优质服务基层行”殷都站暨协作医院揭牌仪式在殷都区人民医院举行。启动仪式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副院长苟建军带领该院临床及行政管理专家一行23人莅临仪式现场。 殷都区政府副区长何静峰 ,殷都 区卫健委党组书记、主任李国强, 殷都区人民医院党委书记司晓剑,院领导班子成员、所有中层及医务人员代表200余人参加启动仪式。 由党委书记司晓剑主持仪式。区卫健委党组书记、主任李国强 首先对郑大一附院各位领导和专家的到来表示热烈的欢迎和衷心的感谢,他表示,郑大一附院专家的到来是殷都区卫生健康事业的发展史上的一件盛事,殷都区将紧紧抓住这次机遇,深化协作, 加强学科建设, 建立临床重点专科群,以学科建设带动诊疗水平的提升,完善人才队伍建设,打造核心竞争力,为周边群众提升更加优质、便捷的医疗服务。殷都区政府副区长何静峰作讲话。她表示,郑大一附院“优质服务基层行”活动立足优质医疗资源常态下沉、持续提升县级医院综合服务能力,殷都区将珍惜此次合作学习机会,深化与郑大一附院的协作,积极寻求郑大一附院的指导和帮助,同时,殷都区将加强自身建设,全面提升诊疗技术水平和综合服务能力,有效推动殷都区卫生健康事业的高质量发展,更好地满足辖区群众的健康需求,为健康殷都做出更大的贡献!郑大一附院副院长苟建军在讲话中回顾了医院的发展历程和重要成就,强调了医院在国内医疗领域的地位和作用。他表示,今天开展的“优质服务基层行”殷都站大型义诊活动是殷都区人民医院和郑大一附院两院深层次合作的良好开端。今后,郑大一附院将在殷都区委、区政府和殷都区人民医院的大力支持下,以提升基层医疗服务能力为重点,将医院区域医疗中心建设与专科联盟相结合,深入推进区域医共体的学科建设、远程医疗协作网建设,构建整合型分级诊疗体系,推动优质医疗资源均衡布局,补齐短板,提升对县域内常见病、多发病的诊疗能力 ,不断探索、完善合作机制,共同推进基层医疗服务水平提升,促进医院高质量发展!殷都区人民医院党委书记司晓剑表示,郑大一附院“优质服务基层行”殷都站活动和协作医院的揭牌对殷都区人民医院意义非凡,预示着与郑大一附院的合作更加的走深走实。医院将以此为契机,加强与专家们的沟通、交流与合作,全面提升医院医疗服务能力,更好的为辖区群众的健康服务。仪式现场,郑大一附院副院长苟建军、殷都区政府副区长何静峰共同为“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协作医院”揭牌。殷都区人民医院党委书记司晓剑为郑大一附院妇产医学部主任韩丽萍教授颁发“名誉院长”证书。专家义诊活动仪式结束后,郑大一附院专家教授分别深入门诊、病区,进行义诊、查房、疑难病例会诊、手术指导、授课等活动,各位专家耐心细致地了解患者的病情,结合自身专业技术优势,提出科学严谨的诊疗方案,热情的服务和精湛的医术得到了群众的一致好评。同时,护理部副主任黄峥、医务处病案管理科编码组副组长隋美丽到行政科室进行业务指导,分享宝贵经验。殷都区人民医院将以此次活动为契机,进一步加强与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之间的合作,依托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优质医疗资源,全面提升殷都区人民医院的医疗救治水平和综合服务能力,为殷都群众提供更加优质、高效的医疗卫生服务。来源:殷都区人民医院2024-06-04
-
特效中医药产业发展论坛暨名老中医经验技术交流会在北京隆重召开2024年6月1日,一场由中国管理科学研究院品牌推进委员会和中国民间中医医药研究开发协会特效医术发掘整理专业委员会主办,国家卫生健康委人口文化发展中心基层健康服务项目办公室协办,备受瞩目的特效中医药产业发展论坛暨名老中医经验技术交流会在北京隆重召开。此次论坛旨在汇聚中医药领域的专家学者、企业家和从业者,共同探讨特效中医药产业的发展趋势、技术创新以及名老中医的宝贵经验,为推动我国中医药事业的繁荣与发展贡献力量。大会上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原副局吴刚、中国民间中医医药研究开发协会副会长于更生,中纪委监察部办公室原主任林福才、中国管理科学研究院李树林院长、中国管理科学研究院品牌推进委员会解艾兰会长、国家卫生健康委人口文化发展中心基层健康服务项目办公室郭艳娇、国家治理专项研究基金管理办公室主任董英豪、中国民间中医医药研究开发协会特效医术发掘整理专业委员会张喜会长等领导笠临大会并发言,大会由主办方秘书长林新栋主持,对各位嘉宾的到来表示热烈欢迎,并强调了中医药产业在国民健康事业中的重要地位。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原副局长吴刚发言中国管理科学研究院品牌推进委员会解艾兰会长发言中国民间中医医药研究开发协会副会长于更生发言中国民间中医医药研究开发协会特效医术发掘整理专业委员会张喜会长中纪委监察部办公室原主任林福才中国管理科学研究院李树林院长国家卫生健康委人口文化发展中心基层健康服务项目办公室郭艳娇发言国家治理专项研究基金管理办公室主任董英豪随后,多位国家行业协会领导和知名中医药专家围绕特效中医药产业的发展现状、面临的挑战及未来机遇进行了深入探讨。他们一致认为,随着现代医学模式的转变和人们对健康需求的不断提升,中医药产业正迎来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在技术创新方面,专家们纷纷表示,要充分利用现代科技手段,推动中医药与现代医学的深度融合。通过数据挖掘、人工智能等技术的应用,可以更加精准地挖掘中医药的有效成分和作用机理,为特效中医药的研发提供有力支持。同时,还要注重传统制药工艺的传承与创新,提高中医药产品的质量和疗效。在名老中医经验技术交流环节,多位资深中医专家分享了自己的临床经验和独特技艺。他们通过生动的案例和深入的分析,展示了中医药在治疗各种疑难杂症方面的独特优势。这些宝贵的经验对于年轻中医从业者来说具有极高的参考价值,有助于提升整个行业的诊疗水平。此外,论坛还发起了美多自然脾胃调养健康中国行公益活功,和对“智数华医”平台的启动,参会者们纷纷表示,此次论坛为他们提供了一个难得的学习和交流平台,推动中医药产业的创新与发展,让中医药与大数据网络,智能ai融合公创,打造一个共创、共商、共富的命运共同体。最后,论坛在热烈的气氛中圆满落幕。与会者们一致认为,此次论坛的成功召开对于推动特效中医药产业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未来,各方将继续加强合作与交流,共同推动中医药事业的繁荣与发展。(林雪)2024-06-03
-
好消息!6月1日,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优质服务基层行将在殷都区人民医院举行6月1日(周六)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优质服务基层行(殷都站)将在殷都区人民医院举行届时,各专家教授通过义诊、查房、手术、授课等方式为殷都百姓带来健康福音欢迎广大患者预约就诊请患者提前与相关科室主任预约!专家简介妇科:韩丽萍医学博士、博士生导师二级教授、主任医师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妇产医学部主任、 妇产专业住培基地主任; 国家卫健委妇科内分泌诊疗能力建设研究中心指导专家; 河南省医师协会妇产科医师分会候任会长;河南省医学会妇科肿瘤分会副主任委员;河南省医学会计划生育分会副主任委员;河南省医学会妇产科专业委员会常委兼妇科内分泌学组组长;河南省五一巾帼标兵。 《中国生育健康杂志》、《现代妇产科进展》、《医药论坛》及《郑州大学学报医学版》特约审稿专家。护理部:黄峥副主任护师硕士中共党员,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护理部副主任。中华护理学会心血管专科京外临床教学基地负责人、中国心血管健康联盟心血管病护理及技术培训中心基地负责人,国家卫生健康委医院管理研究所心血管疾病介入诊疗技术培训项目心律失常介入(导管消融)工作联络处秘书、CDQI国家标准化心血管护理中心专家委员会秘书长、中华医学会医疗鉴定专家库成员。中华护理学会第二十八届心血管专委会委员、中国临床心电学会护理心电图工作委员会常务委员、河南省护理学会第十一届理事会理事、河南省护理学会第十一届内科护理分会主任委员、河南省护理学会第十一届护理管理专科分会常务委员兼秘书、《护理实践与研究》常务编委。荣获河南省“三八红旗手”、河南省委“青年岗位能手”、河南省卫生健康委“感动中原十大优秀护士”、“我最喜爱的健康卫士”、河南省优质护理服务先进个人、郑州大学优秀共产党员、三育人、优秀团干部、优秀护士长等荣誉称号。2017年11月授予中国南丁格尔优秀志愿者称号。主持及参与省级、厅级、校级课题9项;荣获河南省医学科学技术进步奖3项;发明专利1项,实用新型专利1项;2022年获河南医学科学技术奖三等奖;参编中华护理学会团体标准4项,护理实践指南2项,专家共识2项;发表中华及核心期刊文章二十余篇。重症医学科:冯敏主任医师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河医院区外科ICU病区主任; 中国研究型医院学会危重专业委员会委员; 中国医师协会外科医师分会器官移植围手术期管理委员; 河南省医学会重症医学分会委员; 河南省医师协会器官移植分会委员; 河南省呼吸与危重病学会呼吸治疗分会副主任委员; 河南省康复医学会肺康复分会副主任委员; 河南省呼吸与危重病学会理事会理事; 河南省医学会医疗事故技术鉴定专家库成员。 《Intensive Care Research》编委。骨科:娄朝晖主任医师博士后、研究生导师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骨科,留德归国学者,博士后(2005年中山大学),研究生导师,中欧骨科交流协会副主任,河南省微循环学会骨科分会会长,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旧金山总院骨科客座教授,国际SICOT骨科协会成员,河南省骨科医师协会脊柱微创学组副主任,河南省脊柱脊髓损伤协会副会长,中法抗癌协会副理事长,International Orthopaedics杂志与Skeletal Radiology.与杂志审稿人,中山大学骨科博士后,河南省中西医结合骨科协会常务理事。荣获省市科技进步一等奖两项,拥有国家发明专利两项;参加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研究四项,主持省部级科研项目六项,SCI文章2篇,在中华系列医学杂志上发表文章三十余篇。神经介入科:李菁主任医师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神经介入科,河南省神经介入工程研究中心副主任。中国医药生物技术协会医工结合分会常委,中国技术市场协会医疗器械科技创新专业委员会常委,中国老年保健协会基层健康教育与科普分会常委,中国医疗器械临床试验质量管理委员会委员,河南省卒中学会理事会常务理事,河南省中风120特别行动组秘书长,河南省卒中学会医学影像学分会常委,河南省免疫学会常委重症肌无力分会常委。从事神经病学临床和基础研究工作20余年,尤其擅长脑血管病急诊取栓、脑血管慢性闭塞开通、脑血管狭窄、脑动脉瘤、脑动静脉畸形、静脉窦血栓等的介入诊疗;对疑难脑梗塞、脑动脉瘤、脑出血、蛛网膜下腔出血、脑血管狭窄、脑烟雾病、脑动静脉畸形、颈动脉海绵窦瘘、硬脑膜动静脉瘘等脑血管病疑难杂症及危重症复杂病变的诊治具有丰富的临床经验。具有较强、较高的神经影像阅读水平和经验。对痴呆、帕金森、头痛、眩晕、神经系统变性病、神经脱髓鞘病、免疫及炎性神经病变、周围神经病变、臂丛损伤、颈椎病、肌肉病、神经肌肉遗传病等神经系统疑难杂症复杂病变的诊治临床经验丰富。主持河南省颅内未破裂动脉瘤数据库数据库建立,组织及参与河南省脑卒中数据库建立,主持多项省级课题项目,参与多项国家级临床研究,卫健委脑卒中筛查与防控工作。疼痛科:卜慧莲副主任医师博士、硕士生导师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疼痛科副主任。河南省医学会疼痛分会委员,河南省医师协会疼痛医师分会常务委员,河南省康复医学会疼痛分会委员,河南省残疾人康复协会肢体康复专业委员会青年学组委员,中国民族医药学会疼痛分会理事,河南省抗癌协会肿瘤镇痛专业委员会委员。擅于肌肉骨骼软组织痛、颈椎病、腰椎间盘突出、癌痛、头面部疼痛、三叉神经痛、带状疱疹及后遗神经痛、神经病理性痛、红斑肢痛症、躯体化疼痛障碍、术后慢性疼痛等难治性疼痛的诊断和治疗,擅长鞘内泵、脊髓电刺激、神经射频、超声引导下神经阻滞等微创介入治疗。从事癌痛和神经病理性疼痛基础和临床研究10余年,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1项,河南省教育厅重点科研项目1项,发表SCI论文8篇,中文核心期刊论文数篇。心内科:姚友杰副主任医师医学博士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心内科,2000年毕业于河南医科大学, 2003年至2009年于中山大学攻读心内科硕士和博士学位,2009年至今在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心内科工作,2015年至2016年在德国Oldenburg大学医学中心研修冠心病及心脏瓣膜病的介入治疗。擅长心血管内科各种常见病和疑难危重病的诊治,尤其在冠心病的介入诊治方面具有较为丰富的经验,对冠脉左主干病变、钙化病变、分叉病变的介入治疗有较深的造诣。担任多个心血管学术组织的青年委员,发表学术论文十余篇。神经内科:赵志华副主任医师博士社会职务: 河南省卒中学会免疫学组委员,河南省研究型医院协会头痛与发作性疾病学组委员。毕业于中山大学神经病学专业,获博士学位,副主任医师。河南省卒中学会免疫学组委员,河南省研究型医院协会头痛与发作性疾病学组委员。擅长神经免疫相关疾病(多发性硬化、视神经脊髓炎谱系疾病、重症肌无力、吉兰巴雷综合征、自身免疫脑炎)、颅内感染、脑血管病、癫痫、帕金森病、脊髓及周围神经病、痴呆、头痛、焦虑抑郁等具有丰富的诊疗经验。发表SCI及中文核心期刊10余篇。呼吸内科:李芳副主任医师临床医学博士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 研究方向为胸部肿瘤个体化治疗及呼吸介入治疗。 中华医学会河南省分会呼吸病学分会青年委员; 河南省肺癌防治联盟青年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中国肺癌防治联盟委员会青年委员; 河南省抗癌委员会肺癌专委会委员; 河南省抗癌协会靶向委员会委员; 中华医学会河南省分会呼吸病学分会介入学组委员; 世界内镜医师协会呼吸内镜中国河南分会内镜临床诊疗质量评价专家委员会委员; 世界内镜医师协会呼吸内镜中国河南分会理事; 河南省变态反应委员会感染学组委员; 河南省抗感染联盟委员; 河南省呼吸与危重症学会间质学组青委副主委; 中国控烟协会呼吸病防治专委会委员; 中华预防过敏原诊断学组委员。胃肠外科:刘涛副主任医师副教授、博士中国抗癌协会大肠癌专业委员会遗传学组委员; 河南省医学会肠内肠外营养学分会委员; 河南省抗癌协会胃癌专业委员会委员; 河南省抗癌协会大肠癌专业委员会委员; 河南省抗癌协会神经内分泌肿瘤专业委员会委员; 美国哈佛医学院附属麻省总医院普外及胃肠外科访问学者。胸外科:吴恺副主任医师、副教授医学博士、硕士研究生导师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胸外五科。中国医药教育协会胸外科专委会秘书; 河南省医学会胸外科学分会委员; 河南省抗癌协会食管癌专业委员会青年委员会常委; 河南省中青年卫生健康科技创新优秀青年人才; 近五年发表SCI论文7篇、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1项、省级课题4项。眼科:董洪涛副主任医师郑州大学眼科硕士,中山大学眼科学博士,美国马萨诸塞州大学博士后。中国医师协会眼科分会葡萄膜炎与免疫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老年保健医学研究会眼科疾病防治分会委员,河南省中西医结合眼科分会常务委员,河南省微循环学会眼科学分会常务委员,河南省预防医学会公共卫生眼科学DR防控学组委员。专业:眼底病,眼外伤。在视网膜脱离、糖尿病视网膜病变、黄斑裂孔、复杂性眼外伤和顽固性葡萄膜炎的诊治方面有丰富经验。发表多篇SCI论文(最高IF:6.832)。发明专利2项。参编《张效房眼外伤》著作5部。获 “郑州大学三育人”和“河南省中青年卫生科技创新人才”等称号,《眼科学报》青年编委。消化内科:张延祯副主任医师、教授医学博士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消化内科。河南省保健委员会干部保健会诊专家; 河南省医学会肝病分会委员; 河南省消化医学会消化内镜学分会委员;河 南省抗癌协会肿瘤内镜专业青年委员会常务委员; 河南省抗癌协会肿瘤与微生态专业委员会委员。神经外科:刘增进副主任医师博士2005年从事神经外科至今19年,有丰富的临床工作经验,2012年师从中国著名神经外科专家于春江教授,攻读博士学位,2015年顺利毕业,博士课题对脑内胶质瘤进行深入的基础和临床研究,对胶质瘤的细胞分子生物免疫环境有着深入的研究,对胶质瘤的切除有着丰富的临床经验,尤其是颞岛叶和脑深部的胶质瘤,显微镜下操作技术娴熟,对脑内动脉瘤、听神经瘤、脑膜瘤、垂体瘤等肿瘤切除有着丰富的经验;对面肌痉挛、三叉神经痛手术治疗经验丰富;最近开展慢性昏迷植物人的手术促醒治疗,对神经的环路,脑电信号和脑电功能有深入的研究。在中华杂志上发表论文4篇,sci文章4篇。甲状腺科:袁青领副主任医师医学博士,副教授河南省医学会甲状腺外科学分学会青年委员; 河南省医学传播学会委员。2017年至浙江省肿瘤医院进修学习甲状腺结节穿刺及射频消融微创治疗,2021年至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进修学习局部晚期甲状腺癌的综合治疗,擅长甲状腺肿瘤、局部晚期甲状腺癌、桥本甲状腺炎、甲亢、甲状舌管囊肿、颈部包块等各种甲状腺疾病、甲状旁腺疾病及颈部疾病的治疗,常规开展甲状腺结节的穿刺、射频消融微创治疗及腔镜甲状腺手术治疗。获河南省医学科技进步奖2项,主持河南省医学科技攻关计划项目1项,发表SCI及中文核心论文数篇。康复科:蒋岳华副主任医师硕士研究生现任河南省康复医学会推拿技术与康复分会常委,中国康复医学会高压氧专业委员会委员,河南省医学会高压氧分会青年委员会委员。曾前往北京大学第一医院学习先进的肌肉骨骼慢性疼痛治疗方法,掌握澳洲脊柱手法、 SFMA (选择性功能动作评估)、筋膜手法、 PRI (姿势恢复技术)、 DNS (动态神经肌肉稳定技术),擅长脑出血、脑梗死、脊髓损伤、周围神经损伤的康复治疗,尤其是肌肉骨骼疼痛包括颈椎病、腰椎间盘突出症、肩/膝关节疼痛的手法治疗与训练。小儿内科:乔会菊副主任医师儿科学硕士2011年毕业于浙江大学,毕业后一直从事小儿内科临床工作,掌握儿童常见病、多发病等诊治。河南省呼吸与危重症变态反应学分会常委,河南省康复医学会儿童肺康复分会委员。主要从事儿童呼吸系统疾病的诊疗、教学及科研工作,擅长儿童呼吸系统疾病:各种类型肺炎、慢性咳嗽、喘息性疾病、类百日咳、支气管哮喘等疾病的诊治。泌尿外科:王天恩副主任医师专 业方向:泌尿系肿瘤及尿路修复重建微创手术(腹腔镜及机器人)。中国医师协会泌尿外科分会肾癌协作组成员、中国上尿路修复联盟成员、河南省科普学会泌尿外科分会委员、河南省健康科技学会泌尿外科诊疗创新学会委员。从事泌尿外科专业10余年, 2017-2018年援疆期间完成包括腹腔镜前列腺癌根治、肾根治、肾部分切除、输尿管肾盂成形、巨大肾上腺肿瘤及输尿管软镜碎石等各类手术数百台,被评为优秀援疆专家。累计完成复杂腹腔镜及机器人手术手术数千台。开展机器人术中导航新技术1项,填补河南省空白。参编泌尿外科专业著作1部。发表SCI及中华类学术文章10余篇。特长:泌尿系肿瘤及上尿路修复重建微创手术、输尿管硬镜及软镜碎石术、前列腺增生及膀胱肿瘤的内腔镜手术、不孕不育性功能障碍等泌尿系疑难疾病的诊疗。尤其擅长腹腔镜及机器人复杂上尿路狭窄的修复重建(率先开展舌粘膜、阑尾、肠代修复)、前列腺癌根治术、肾肿瘤保肾手术、膀胱全切尿流改道手术等术式。耳鼻喉科:路武豪副主任医师博士2005年毕业于郑州大学,获临床医学学士学位,2013年获耳鼻咽喉科学博士学位。受河南省卫生健康科技英才海外研修工程项目资助,于2019年10月至2021年1月在美国Baylor College of Medicine耳鼻咽喉头颈外科中心访问学习。现任河南省医学会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学分会青年委员。对鳃裂畸形相关病变有较深入研究,率先在省内开展经口梨状窝内瘘口封堵术治疗梨状窝瘘管,疗效显著。在颈部先天性畸形方面如第一鳃裂瘘管、第二鳃裂瘘管、鳃裂囊肿、甲状舌管囊肿、颈部淋巴管瘤及血管瘤的治疗积累了一定的诊治经验。专业特长:1.头颈部肿瘤,如保留喉功能的喉癌、下咽癌切除术,全喉切除术,腮腺、颌下腺良恶性肿瘤切除术,咽旁肿瘤切除术,颈淋巴结清扫术,能熟练应用血管化皮瓣进行头颈部缺损的修复与功能重建;2.喉显微外科手术,如声带息肉、声带小结、声带囊肿、声带白斑、会厌囊肿、喉乳头状瘤、声带麻痹及早期喉癌的微创治疗;3. 颈部先天性疾病,如第一鳃裂瘘管、第二鳃裂瘘管、梨状窝瘘管、鳃裂囊肿、甲状舌管囊肿、颈部淋巴管瘤及血管瘤手术。4. 鼾症,如小儿鼾症扁桃体腺样体低温消融术、成人鼾症腭咽成型术。2024-05-29
-
郑州大学第五附属医院专家一行到殷都区人民医院参访交流发展工作5月 23日 ,郑州大学第五附属医院专家一行到殷都区人民医院参访交流重点学科发展工作。郑州大学五附院副院长张庆,郑州大学第五附属医院院长助理、审计部主任韩晓霞及相关临床科室专家出席会议。殷都区人民医院党委书记司晓剑 、院领导班子及相关临床科室主任陪同。会前,郑州大学五附院副院长张庆一行先后参观了殷都区人民医院健康管理科、远程心电中心、远程影像中心、殷都区医疗健康服务集团。随后,在殷都区人民医院二楼会议室召开座谈会。会上,党委书记司晓剑首先对郑州大学第五附属医院领导和专家的到来表示热烈的欢迎,并简要介绍了殷都区人民医院的发展概况。他强调,医院需要做好重点学科发展远期规划,希望通过此次交流会,能提高殷都区人民医院重点学科能力建设,打造医院重点特色优势专科建设新局面,提高重点学科服务能力和质量安全水平。郑大五附院副院长张庆对随行专家进行了介绍。并表示,将充分发挥郑大五附院的技术优势、人才优势和资源优势,将重点学科建设经验倾囊相授,希望在双方的共同努力下,不断强化服务理念、创新服务模式、提升服务质量、提高技术水平,切实增强群众的就医体验感,为保障殷都区群众的身体健康贡献力量。随后,双方围绕临床重点专科、学科建设相关话题展开了深入交流和讨论。郑大五附院临床专家对殷都区人民医院各临床科室主任提出的问题及其中存在的重点、难点进行深入分析探讨后给予了建设性的指导意见。殷都区人民医院将 以此次交流会为契机,按照院党委“11412”工作思路,强化重点学科建设,加快人才培养,努力提升医疗技术和服务水平,为殷都群众健康谋福祉。来源:殷都区人民医院2024-05-25
-
民权县、长沙市卫健系统莅临殷都区考察紧密型县域医共体建设工作5月15日,民权县卫健系统、长沙市天心区卫生健康局莅临殷都区人民医院参观考察紧密型医共体建设工作。殷都区卫健委党组书记、主任李国强,安阳市医保局医药服务科副科长吴洲,殷都区卫健委副主任马红旗,殷都区卫健委副主任杨清华、殷都区医保局副局长刘玉明,殷都区医疗健康服务集团总院长郭华,殷都区人民医院副院长赵清亮等陪同。民权县卫健系统、长沙市天心区卫生健康局考察团来到殷都区人民医院,先后参观殷都区人民医院健康管理中心、远程影像中心、远程心电中心及殷都区医疗健康服务集团,听取了殷都区紧密型医共体建设历程、信息化应用情况,深入了解殷都区在医共体建设中的创新实践与成果。民权县卫健系统参观交流长沙市天心区卫生健康局 参观交流实地考察结束后,双方在殷都区医疗健康服务集团会议室召开了座谈会。会上, 民权县 卫健系统 、长沙市天心区 卫生健康局考察团观看了医共体建设宣传片,李国强主任就殷都区紧密型医共体建设经验和成效进行了分享。双方就紧密型医共体建设、医保资金使用、DRG付费改革、基层医院人才培养、对基层医院帮扶途径、医共体内绩效管理、医疗资源下沉、医共体成员单位业务考核等多方面进行了深入的沟通交流。民权县 卫健系统 、长沙市天心区 卫生健康局分别表示,对殷都区在医共体建设中创新实践及所取得的成效给予了充分的肯定,表示值得借鉴和学习,并希望能以此考察为契机,进一步加强交流、相互学习,优势互补,推动卫生健康事业共同发展。来源:殷都区人民医院2024-05-16
-
河南省人民医院“百县百家百场”专家志愿服务团走进殷都区医院为推进“我为强市建设做贡献”大讨论活动,5月15日,殷都区人民医院邀请河南省人民医院专家团队到院开展“河南省人民医院 ‘百县百家百场’专家志愿服务团基层行”活动。此次活动共分专家义诊、教学查房、疑难重病会诊、技术指导等环节。义诊进行中一大早,群众便来到了设在殷都区人民医院门诊一楼大厅义诊现场,不一会儿便排起的十余列长队,等待着省人民医院专家的到来。为了群众顺利看诊,志愿者们积极做好引导工作。专家们根据患者的既往病史以及近期身体状况,综合评估他们的健康状况,耐心细致看诊,分析病情,进行用药指导,同时为患者讲解注意事项,叮嘱患者定期复查。专家们专业严谨、热情耐心的态度受到了就诊群众的好评。本次义诊共服务患者200余人次。查房进行中义诊结束后,河南省人民医院专家分别深入肿瘤消化科、心血管内科、外科病区、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颈肩腰腿痛科等病区,开展了专家教学查房、疑难重症会诊、技术指导等活动,得到了医护人员的高度赞扬,受到住院患者和家属的好评。河南省人民医院心血管内科主任医师罗萍在心血管内科进行查房、会诊河南省人民医院脊柱脊髓外科副主任医师张锴在颈肩腰腿痛科进行查房、会诊河南省人民医院肝胆外科主治医师刘朝阳在外科病区进行查房、会诊河南省人民医院胸外科副主任医师朱晓明在外科病区胸科肿瘤外科进行查房、会诊下一步,殷都区人民医院将深化与省级医院的协作,保证每周都有省级专家到院坐诊,使老百姓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到省级水平。来源:殷都区人民医院2024-05-16
-
河南安阳:殷都区人民医院党委组织开展主题党日暨健康义诊活动为持续推进"我为强市建设做贡献“大讨论活动,充分发挥党建引领作用,强化党员服务意识。4月24日,殷都区人民医院党委组织开展主题党日暨健康义诊活动。党委委员、副院长赵清亮 带领 党员和义诊专家团来到水冶镇北街村,为群众提供便捷、高效、优质的医疗健康服务。义诊活动现场,前来咨询和问诊的群众络绎不绝,现场为群众测量血压、血糖、心电图等,认真细致地询问病史,耐心地解答每一位群众的健康问题,根据每个人的身体状况提出合理化建议,指导群众合理膳食、规范用药,并提醒群众关注自身健康,提高自我保健意识,增强对常见病、多发病的认识,做到早预防早发现早治疗。此次义诊活动惠及群众100余人,为群众普及了健康知识,提高了保健意识和健康理念, 专家们热情周到的服务 受到广大群众的赞誉和好评。下一步,殷都区人民医院将以“主题党日活动”为载体,继续发挥主观能动性,创新服务模式,以党建促服务,以服务强党建,把党建工作与为民服务深度融合,提升服务效能,持续为群众提供便捷、优质、高效的医疗健康服务,为强市建设、健康殷都贡献力量。来源:殷都区人民医院2024-04-25
-
中共安阳市殷都区人民医院委员会召开党纪学习教育动员部署会4月16日下午,中共安阳市殷都区人民医院委员会召开党纪学习教育动员部署会,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传达学习中央、省委、安阳市委及殷都区委相关会议精神,研究部署医院党纪学习教育工作。党委书记司晓剑主持会议并作动员部署。院领导班子、行后科室负责人、全体党员和后备干部参加会议。 党委书记司晓剑在讲话中指出,开展党纪学习教育是加强党的纪律建设、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发展的重要举措,是解决忽视党纪、违反党纪问题的重要手段,是提振干部干事创业精气神的重要抓手。全院上下要深刻认识、准确把握开展党纪学习教育的重大意义,切实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党中央决策部署上来,要通过开展党纪学习教育,教育引导党员干部学纪、知纪、明纪、守纪,搞清楚党的纪律规矩是什么,弄明白能干什么、不能干什么,始终做到忠诚干净担当。 司书记要求,要迅速抓好落实,推动党纪学习教育在全院深入开展。要紧紧抓住学习目的、学习形式、学习方法,聚焦学习重点,在学习《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上下功夫见成效。把集中学习与个人自学结合起来,采取理论学习中心组、读书班、“三会一课”等形式,原原本本学、逐章逐条学,把党纪学习教育成果转化为促进医院各项工作的具体行动和实际成效,为推动医院高质量发展、健康殷都和强市建设凝聚强大合力。2024-04-19
-
放风筝能治颈椎病?这事靠谱!你好,四月!春天的脚步越来越近,许多人已经迫不及待地开始进行户外运动,疏散刚经历过寒冬的筋骨。春季里有一项户外运动非常适合轻中度颈椎病人,既安全、有效,又简单、有趣,那就是大家喜闻乐见的——放风筝!放风筝真能治颈椎病?当然是真的,听医生跟您细细道来。颈椎病已盯上年轻人20多岁的人却有着50多岁的颈椎,这是怎么回事?那就得从我们的骨骼构造讲起。人体的颈椎、胸椎、腰椎、骶椎分别有向前、后、前、后的天然弯曲,大致呈一个“S”型,医学上称为“生理曲度”,具有减缓冲击力、维持肌肉平衡、维护身体平衡性和直立姿势等非常重要的作用。现代社会生活节奏很快,大部分人都会不知不觉长时间使用电脑、手机、写字、看电视、刷短视频、敲键盘等,这种曲背低头的不良姿势违背了颈椎正常向前凸的生理弯曲。久而久之,就会造成颈部周围软组织劳损、颈椎曲度变直,甚至反弓、颈椎骨质增生、颈椎间盘突出等后果——这就是许多人早早患上颈椎病的原因。忽视颈椎预警问题很严重颈椎病早期大多只是脖子僵硬、酸胀等轻微症状,只要及时纠正不良姿势、充分休息,即可慢慢恢复。如果忽视身体的报警信号,继续损伤颈椎的行为,颈椎病病情会逐渐加重,出现颈部、肩部、头部等部位明显疼痛,继而出现手臂疼痛、麻木、头晕恶心、心慌多汗,甚至行走不稳、肢体瘫痪等严重症状。放风筝的好处多多当风筝刚刚放飞的时候,我们会自然地抬起头颅,追踪风筝的每一个动态,随时灵活调整手中的线以保证放飞成功。随着风筝稳稳地飘在空中,我们会欢快地奔跑,双手紧握风筝线,不时地左右转动头部以观察风筝的动向。在这过程中,我们抬头向上的视线与日常工作中长时间低头的姿势恰恰相反,可以为长期受压迫的颈椎提供宝贵的舒展机会;颈肩部的神经和肌肉也得到了充分的伸展和锻炼,有助于缓解颈肩部软组织僵硬、劳损,增强韧带弹性,提高颈椎的灵活性和稳定性。同时,由于人体颈椎软骨组织、椎间盘等关键部位没有血管直接提供营养,放风筝时颈部的多角度活动、奔跑时上下起伏的震动会产生充足的压力变化,这样可以促进颈椎间盘、软骨组织进行营养交换,从而帮助预防颈椎老化、椎间盘突出。此外,放风筝时人们在开阔地奔跑、欢笑,呼吸新鲜空气、接受阳光照射的同时,还可以身心愉悦,改善我们的新陈代谢,提高心肺功能,促进钙质吸收,预防骨质疏松,从而增强身体的抗病能力,对中轻度颈椎病起到良好的预防和治疗作用。敲黑板安全第一这些细节别忽略出门运动前,务必注意以下几点:1.务必在合法、安全的开阔地进行放风筝运动,避开电线、河流、高楼、农田等地段;2.春季气温变化快,注意随气温变化增减衣物,雷雨天气不要放风筝;3.运动时间以上午、下午阳光不太强烈时为宜,避免阳光暴晒,避免过长时间待在户外;4.放风筝运动只对轻中度颈椎病的恢复有帮助,如果您已经出现肢体麻木无力、头晕恶心、剧烈疼痛等重度颈椎病信号,请不要进行任何可能伤害颈椎的运动,即刻就医;5.如果您不清楚自己颈椎病的严重程度,请先咨询专业医生后再决定能不能进行放风筝等运动。文/杨玉成 李娟红(北京世纪坛医院)2024-04-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