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盛明:天津一日随记
更新时间:2024-06-27 关注:4688
天津一日随记
湖南 唐盛明
第一次来天津,感觉既陌生又新奇。
深秋的京津地区天高气爽,阳光绚烂。我和光禄兄乘坐城际高铁,直达天津西站,落脚车站旁的一家旅店。在天津的一日游,没有跟随团队,没有雇请导游,而是专挑有文化品味的地儿走。
古香氤氲津门里
津门故里,有一条闻名遐迩的古文化街。
明晃晃的太阳,把古文化街涂抹成一片暖色。穿过由大理石墩、红色圆柱和绿色琉璃瓦撑起的“津门故里”仿古牌楼,从古文化街南口水阁大街进入。徜徉于古文化街,发现两边店铺皆为二、三层楼房,一色的青砖和琉璃瓦,门面装饰古色古香,各种招牌、旗旛要有尽有。依据津门特色和个人的爱好取向,我便瞄准了泥人张彩塑、杨柳青年画店家。
来到中华老字号“泥人张”塑古斋。抬头一望门头牌匾,为一块长方形紫色木板,两边雕刻腾云驾雾的金龙,中间则是四个金色大字和三个绿色小字,显得庄重而有品位。进得斋内,见右边镜框有毛泽东主席等中央高层领导观看泥人张彩塑展览并接见其传人的珍贵镜头。一排木柜倚墙而立,镶嵌玻璃的上面三层,陈列着传人创作的彩塑珍品。最里面的柜台上,则摆设着几座大型的人物彩塑,惟妙惟肖。左边墙上镶嵌一幅人物摄影,看文字才知道是“泥人张”第六代传人张凡云女士。
据店员介绍,塑古斋是“泥人张”家族独有的。天津“泥人张”创始于清代道光年间,开创者是张明山,已有180多年的历史。张明山自幼随父亲从事泥塑制作,练就一手绝技,18岁即得艺名“泥人张”。泥人张彩塑创作题材广泛,或反映民间习俗,或取材于民间故事、舞台戏剧及古典文学名著,用色简雅明快,用料格外讲究,所捏泥人历经久远,不燥不裂,栩栩如生,在国际上享有盛誉。2003年初以泥人张第五代世孙张乃英先生为代表的泥人张世家,于南开区鼓楼商业街设立了“泥人张美术馆”,现任馆长张宇为“泥人张”第六代传人之一。馆内共收藏了泥人张世家六代传人的优秀作品三百余套,其中不乏有历史和经济价值的艺术精品,如《蒋门神》《余三胜像》《钟馗嫁妹》《看手串》《渔归》等等经典作品。张凡云女士的《昭君出塞》曾入选《首届中华天津民间艺术精品集》,《貂蝉拜月》荣获首届天津民间艺术精品博览会创作奖。她对泥人张彩塑文化的理解很深刻:先祖留给我们后人的不是遗产,而是文化;是发端于海河、根植于民间,集聚了祖国千百年来传统雕塑艺术的文化精髓;而这种文化是“泥人张”给家乡父老打造的一张具有天津特色的文化名片。
古文化街的最里面,横着那一排装饰古典的门店,就是著名的杨柳青画店,黑色牌匾上面镶嵌着郭沫若先生题写的“杨柳青画店”金色大字,两边各有一幅《连年有余》的年画灯饰。拾阶而上,第二层才是经营杨柳青年画展厅。连起来的几间展厅虽不算宽大,两边的墙上悬挂或摆放着已装裱好的条幅和方框年画,譬如《五子夺莲》《福寿三多》《鲤化千年》《五谷丰登》《平安富贵》《麒麟送子》等,琳琅满目;柜台里也摆满了各种年画,乍看价格不菲。
想起小时候每逢过年,各家各户在大门上张贴一对财神或门神,还有在堂屋张贴的各种画,大凡都是天津杨柳青出品的年画。这杨柳青年画颇有点历史了,它产生于中国明代崇祯年间,是著名的中国民间木版年画之一,与苏州桃花坞的年画并称“南桃北柳”。杨柳青年画取材内容极为广泛,特别是那些与人民生活密切关联的题材,其中的一大类是娃娃,这些娃娃或手持莲花,或怀抱鲤鱼,体态丰腴,活泼可爱,象征着吉祥美好。
流光斑驳五大道
五大道名称出现的时间并不长,却蕴含了历史的厚重。
五大道,所指是平行的马场道、睦南道、大理道、常德道和重庆道,之所以被称为“大”,实在因为它的名气大。毛泽东主席曾在一篇文章里提到“天津的洋楼,北京的四合院”。或许历史的耻辱,天津这座沿海重埠曾设立过国内绝无仅有的九国租界。上世纪初的三十多年里,陆续形成了大量的西式或中西合璧式建筑群,如文艺复兴式建筑、古典主义建筑、折中主义建筑、哥特式、罗曼式、巴洛克式建筑、庭院式建筑等,五光十色。有人曾比喻“建筑是凝固的音乐”,“建筑是一首哲理诗”。这万方荟萃的建筑模式及情景,就是在国外也很难见到,因此被人们誉为“万国建筑博览会”。
不仅如此,五大道的引人瞩目,还有更为重要的人文因素。由于天津特殊的地理环境和租界的存在,历来都是富商巨贾、退隐下野的军阀政客、来华淘金的洋人以及成名的实业家、各界知名人物等聚居的所在。仅在五大道就有徐世昌、曹锟、顾维钧、载振、颜惠庆、孙殿英、张学铭、张自忠、鹿钟麟、张绍曾、龚心湛、朱启钤、蔡成勋、严修、张伯苓等历史名人的旧居50多处;还有袁世凯、黎元洪、冯国璋、段祺瑞、张勋、孙传芳、溥仪、李叔同(弘一法师)、梁启超等名人旧居多处,它的知名则得自于各类名宅的高度集中。如此众多的历史人物能汇聚于此,在中国近现代史上也是罕见的。
午后,直接驱车来到了五大道民园广场外的街道旁,于横向街道的休闲处,租了一辆仿古马车,马车师傅则主动担当导游,开始了走马观花的一游。五大道街旁树荫浓郁,阳光被过滤成斑斑点点,老旧的各式房屋呈现出一种暗淡的色调。这些房屋多倾向低矮,院内婆娑的树木掩住楼窗,体现了主人求安逸舒适、不事张扬的心理。在那未曾整修的三十年前,几乎都是较高的实墙,遮住了里面华丽的内涵。我坐在马车上,可以观赏每条道路上的风光,每逢重点名宅马车会自动停下来,让你透过改造了的栅栏门或窗,去观赏原貌,加上师傅的解说,有一个大概的了解。这一路漫游,有几处建筑给我留下了十分深刻的印象。
和平宾馆。眼前的和平宾馆已装饰一新,红色琉璃瓦因阳光的映照而闪耀,在五大道诸多建筑中算最为亮色的。师傅说,这是一家上百年的老酒店,建于1925年,拥有各种豪华的客房设施,成为了当时的旅游胜地之一,受到国内外游客的热烈欢迎。新中国成立初期改名为和平宾馆,接待过许多外国元首及党和国家领导人。1951年,毛泽东主席来天津视察时住在这里,也是他多次来天津唯一的一次住在和平宾馆,所以又称之为“润园”。
狗不理贵宾楼。狗不理包子,是天津最有名的传统小吃。可听师傅说,此处的贵宾楼,并非经营狗不理包子的场所,而是上世纪五十年代初天津有名的爱国商人、人称“红色资本家”的李勉之家宅。其旧居位于五大道文化旅游区以内,每幢建筑面积近千平方米,外檐为花岗石砌基,卵石混水墙,大坡度尖屋顶,并设有屋顶晒台,室内护墙板、地板用高级硬木制作,客厅为六角形,奢华而不失典雅,保存基本完好。李勉之的旧居现有一部分属于“狗不理贵宾楼”,可以说此狗不理非彼狗不理,贵宾楼也仅仅是代表地名的“贵宾楼店”。
疙瘩楼。马车嘎的一声停在树荫掩映下的街边,师傅说疙瘩楼非常值得一看。这座被称为“疙瘩楼”的中国古城堡,位于两条街的交叉口,是五大道上最经典的建筑之一。它建造于1937年,是意大利设计师设计,具有浓郁的意大利风格。建筑为灰白色调,窗户都是镂空的瓷体,上面贴有各种颜色的碎瓷片,外墙还有奇形怪状的陶瓷饰品,门口摆放着各种石像,有的人形石像甚至没有头,阳台上的陶瓷大公仔也是残缺状,庭院各处还放置有很多的石雕。所谓“疙瘩”,是指建筑外面的过火砖砌的粗糙质感,用众多明清时期的瓷片,把中国传统文化气息的古瓷风格融合到了建筑中,在外面观看非常特别。据说,距此不远处还有一座瓷房子,跟疙瘩楼风格十分接近,不过富丽堂皇得多,有人却怀疑瓷房子抄袭了疙瘩楼的创意,可惜我没有去看过。
诗意缤纷海河夜
海河,天津的母亲河。早年曾有句俗语叫做“九河下梢天津卫,三道浮桥两道关”,如今却形成了一道独特的海河风景线,它横穿繁华市区,宛如一幅长长的风景画卷,把天津装扮得更加楚楚动人。
不经意间,我的双脚已踏上解放桥。啊,解放桥!它是架设在海河上的一座钢架桥梁,建成于1927年,桥长97.64米,桥面总宽19.5米,原名万国桥,即国际桥之意,北连老龙头火车站(今天津站),南通紫竹林租界地。解放桥曾在中国历史上尤其是解放战争时期,名声显赫。1949年1月14日,天津解放战役打响了。人民解放军只用了20多分钟、不足1个连的兵力,就击溃了人数众多武器先进且有工事可倚的国民党守军,迅即占领了万国桥。之后,在另一座铁桥金汤桥实现会师,不到29个小时就解放了天津城。天津解放后,此桥正式更名为“解放桥”。2007年经过8个多月的封闭施工,解放桥则完全按照其原貌修复并竣工通车,已装扮成为海河上一道靓丽的景观。
我站在解放桥上,扶着网栏,观望东西两向的海河。深秋时节的河水碧清,流速放缓,显得格外的温柔。往东望去,河两岸少有高层建筑遮挡,视野开阔,皆被霞辉镀亮。往西呢,则是高楼林立,虹桥飞架。看垂落的夕阳,像是悬挂于楼壁间的大红火球,倒映在海河微微荡漾的水面上,仿佛铺就一匹红色的轻绸。因为背光拍出来的镜头,其森林般的楼宇恍若一幅剪影。都说这里的夜景特美,我们就近在街边点了天津小吃,便及时来到了滨江休闲场地观看。
这时候,解放桥以西的落日,已经收敛了最后一缕光芒,海河两岸的霓虹灯纷纷点亮。流水闪烁着波光灯影,呈现一种流动不息的美。对岸的天津火车站、世纪广场的钟塔、横跨海河的解放桥以及远近参差的楼厦,皆被勾勒得轮廓分明,美不胜收。我又一次攀上解放桥头的观景台,望见两岸霓虹灯映亮的建筑,恰似琼楼玉宇,人间天上;几座横跨海河的大小桥梁,皆在霓虹灯的点缀下,有的如长虹卧波,有的似彩虹凌空。那若明若暗的各色灯光,把缓缓悠悠的流水漂染成霞彩,然后又将霞彩一道道送向远方,使人们产生无限的遐思。不知是谁吟咏了一首《海河夜风光》的诗句,“晚霞旖丽映红天,星若梳妆朗月圆。鹤舞莺啼甘菊靓,风凉气爽彩云燃。扁舟欢快逐波浪,雅客巡游如半仙。滋养津门黎庶福,浑身舒坦赞歌旋”。我想在这里读到的,就是海河夜色与诗意的最佳写照。
夜色渐深。当我们再次经过解放桥,去赶最后一班地铁时,朔风在桥下吹的呼呼作响。此时此刻,我仿佛听见了当年人民解放军冲锋的呐喊声、攻占铁桥的欢呼声,一阵阵的在我耳边和心中激荡······
呵呵,这天津一日游,的确令人难忘!
作者简介
唐盛明,湖南祁阳市人,中国散文学会和湖南省作家协会、散文学会、诗歌学会会员,湖南省诗词协会理事,中华诗词学会会员。闲暇间,喜寄情山水,涂鸦文字,于各类报刊发表文学作品数百篇(首),多次获全国性奖项,作品亦入选多种文集。散文《家乡的立夏蛋》曾荣获中央人民广播电台首届“海峡情”征文优秀作品奖。近年有《满谷药香》获首届郦道元全国山水文学大赛一等奖,《蛙鼓未足听》获首届“天津散文杯”全国乡情散文二等奖。《漏秋的日子》收入湖南省2018年散文选集《田野飘香》。《掌声响起》获湖南省散文学会“庆祝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主题征文奖。
-
上一篇:王银柱|神游张家界
-
下一篇:张桂珍||我眼里的美女企业家
-
·第三届郦道元文学大赛颁奖盛典暨南国文学研讨会在北京举行2024-03-20
-
·【童心知民俗 腊八品年味】北关区第三幼儿园腊八节主题活动2025-01-08
-
·吴人民 | 当代多栖作家——石英2025-01-07
-
·河南安阳:北关区第三幼儿园开展2025年喜乐迎新会暨民俗游园会2025-01-01
-
·【诗词欣赏】赵成宇|红一师(外两首)2024-12-25
-
·安阳县劳模工匠技能人才创新工作室联盟深入张红劳模创新工作室交流学习2024-12-13
-
·传记、回忆录授课 在夕阳中寻找亮点2024-12-13
-
·心有半亩花田 何惧人生浅淡——评文清女士词作艺术特点2024-12-07
-
·刘天德|老师的情怀——石英老师为《光韵情思》诗集作序而感2024-12-07
-
·安阳市首席科普专家走进北关区第三幼儿园开展幼儿科学实验课程2024-12-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