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热烈祝贺安阳市育嘉纺织有限公司被推选为“质量、服务、诚信AAA级企业”热烈祝贺安阳市育嘉纺织有限公司被推选为“质量、服务、诚信AAA级企业”"今年疫情防控期间,市民们口罩紧缺,而安阳市中心城区没有生产口罩的企业。我便筹资300万元,决心新建一家口罩厂,想力所能及的做一些事情,来满足大家防疫需要。"该公司董事长董国宾介绍说。<p font-size:16px;text-indent:0px;background-color:#ffffff;"="" style="margin-top: 32px; margin-bottom: 0px; padding: 0px; border: none; list-style-type: none; font-size: 18px; line-height: 32px; color: rgb(34, 34, 34); text-indent: 36px; word-break: normal; overflow-wrap: break-word; font-family: "Microsoft Yahei"; text-wrap: wrap; background-color: rgb(255, 255, 255);">董国宾说:"我们企业的相关手续办理的都非常顺利,8月下旬,仅5个工作日内就完成了工商注册手续,政府给我们口罩厂的建设提供了很大的方便和支持!同时,我们给周边的村民解决了30个劳动就业岗位。”同时,公司已经在建300多平方米的无菌车间,为后期生产一次性医用外科口罩生产做准备。安阳市育嘉纺织有限公司董事长董国宾向安阳市第二十一中学、董国宾表示,慈善是一项公众的事业,也是我们每个人社会责任感的体现。希望通过捐赠防疫物资能为学校疫情防控工作尽一点绵薄之力,助力师生守好“安全门”,共筑“防疫墙”。也希望每位师生要接过这爱的火炬,学会感恩,学会回报,将这爱的事业传承和发扬下去。安阳市育嘉纺织有限公司董事长董国宾还向安阳市北关区人大、政协及安阳市文联等单位捐赠口罩,受到社会一致好评。<p background-color:#ffffff;"="" style="margin-top: 32px; margin-bottom: 0px; padding: 0px; border: none; list-style-type: none; font-size: 18px; line-height: 32px; color: rgb(64, 64, 64); text-indent: 36px; word-break: normal; overflow-wrap: break-word; font-family: "Microsoft Yahei"; text-wrap: wrap; background-color: rgb(255, 255, 255);">2024-03-20
-
热烈祝贺河南华康宏力医疗器械有限公司被推选为“质量、服务、诚信AAA级企业”河南华康宏力医疗器械有限公司位于河南省滑县道口镇工业园区,紧邻快速通道,交通便利,环境优美。是一家集研发、生产、销售为一体的从事医疗器械的企业。公司凭借良好的产品性能、完善的客户服务,运筹帷幄,在行业内构建了一个完善的服务营销网络。公司建立了严格的质量保证体系。主要产品:声疗、光疗、电疗、磁疗、冷疗、热疗、蜡疗、气疗、音疗、压气疗法、按摩疗法、牵引疗法、PT运动疗法、OT作业疗法、多功能牵引床、中药熏蒸治疗机、密闭煎药包装一体机、语言疗法、康复评测产品及进口康复产品。公司立足“自主创新、自主品牌”的发展战略,凭借前瞻的市场意识和综合实力,采用可靠的生产工艺技术,不断在技术、质量、营销等方面积极探索创新,目前共向市场推出了康复设备、牵引设备、熏蒸设备、中药制剂设备、病房护理设备和医用耗材六大系列产品,是一家生产多功能牵引床厂家,同时我们生产的中药熏蒸治疗机价格合理,品质良好,河南中药密闭煎药包装一体机供应商致力打造行业内的康复理疗设备制造基地,公司产品均为卫生部医疗建设要求配置品种。河南华康宏力医疗器械有限公司发展迅速, 产品遍布各级医疗单位,公司于开业至今,已获得3项产品技术生产奖项,1项产品外观奖项,中国质量诚信AAA级荣誉证书等多项荣誉。公司遵照华康宏力宣言,以人类健康事业为己任,本着客户满意为宗旨,不懈努力,注重技术开发及完善的售后服务体系,赢得了用户的信赖。我们通过设立在行业内中心城市及代理的分支机构,为多家医疗机构提供可靠的产品和服务。2024-03-20
-
热烈祝贺安阳市森昊服饰有限公司被评为“全国质量、服务、诚信AAA级企业”热烈祝贺安阳市森昊服饰有限公司被评为“全国质量、服务、诚信AAA级企业”安阳市森昊服饰有限公司成立于2017年,主要以品牌童装加工为主,是全国唯一一家享有国际服装免检生产的企业,该企业为国际多个知名品牌做代工,目前,迪士尼安阳加工基地生产的服饰,已远销中外诸多国家。公司自成立以来,始终将客户的利益放在第一位,将家国责任担在肩上。回报社会,助力经济发展,一直没有停止。在行业内外,不管是品质还是品格,都受到极大的好评。常保智说,森昊服饰公司之所以能拥有今天的成绩,是因为做到了真正地站在客户的角度想问题,帮助客户发现问题,并可以很好的解决问题,与此同时,他们还在想着如何在可以帮助客户降低成本的基础上,为客户创造更大的利益,注重自己的承诺,也是对自己的鞭策。在全球经济迅猛发展、日新月异的今天,安阳市森昊服饰有限公司将品质的好坏作为决定公司的生存价值,并将会一直致力于品质的全面提升,为把公司打造成卓越的服装企业而努力不懈。常保智对自己的每一个角色都很尽职尽责。作为企业家,他创办企业,白手起家,使企业走向正轨,发展壮大。他在把企业做大做强的时候,时刻不忘自己的社会责任。在疫情防控这场没有硝烟的阻击战中,2020年分别向街道办事处、学样、企事业单位等坚守在疫情防控一线的工作人员,捐赠价值两万余元的防护衣、护目镜、消毒液及生活用品等防护物资;2022年向北关区慈善总会捐款三万元,又紧急购买酒精、口罩和免洗手消毒凝胶分别向区政协、应急管理局和多个街道办事处捐赠三万余元的防疫物资,用于疫情防控,用实实在在的行动,为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贡献力量。除此之外,公司先后在捐资助学、疫情防控等向社会捐助数十万元。2021年5月,常保智被评为安阳市北关区劳动模范先进者,在全国第七届道德教育新闻人物评选活动中,常保智被授予“全国第七届道德教育新闻人物”荣誉称号。先进事迹被《人民日报》人民号、今日头条、搜狐、百度、腾讯、《中国现代文化报》、315消费文化网等媒体报道。2024-03-20
-
热烈祝贺安阳市飞达运输公司被推荐为质量、服务、诚信AAA级企业安阳市飞达运输有限责任公司位于有3300多年的建城史,甲骨文的故乡——安阳。主要经营货物运输业务,运输车辆种类齐全,备有冷藏车、厢式车、平板车、倾卸车、槽罐车、集装箱车等不同类型的运输汽车,以及大型装卸机械,能适应社会需求,向客户提供各类货运服务。公司的货运网络覆盖全国,并且运力雄厚,管理严谨。公司严格按照ISO9002质量体系标准要求,进行“PDCA”式循环质量管理,全员参与,全面透彻,相互监督,全程监控。把服务质量意识,深入到公司的每个角落,确保高质量完成每一次运输任务。不断创立最佳服务质量信誉,最佳企业形象的同时,超前完成了设备更新,人才培养的工作。公司倡导实事求是的思想理念,本着以客为本、服务领先的经营模式,以诚信为基础,以低廉的运输费为客户降低成本为宗旨,从而真正获得老客户的信赖,也为公司的发展壮大注入了新的活力。现公司已造就了一支精力充沛、技术娴熟、经验丰富的驾驶员队伍,和以顾客至上为理念的资深货运管理专家及认真敬业的工作人员,阵容强大,管理严格。公司实力雄厚,经营专业,随时以超一流的车辆,365天全天候提供超一流的门对门货物运输、物流等超值服务。公司拥有完整、科学的管理体系,经过长年磨砺,公司的诚信、实力和产品质量始终如一,获得了业内广泛的认可。飞达物流卡车之家:车辆挂靠,分期购车加入团队均享受一站式优质汽修服务,终身免费停车,真的很方便!地址:安阳市殷都区安姚路口西一公里路南大院2024-03-20
-
热烈祝贺安阳市中泰运输有限公司被推荐为质量、服务、诚信AAA级企业诚信是为人的基点,是事业的支点,是成功的起点。河南省安阳市中泰运输有限公司自成立以来始终秉承诚信的经营理念,不断开拓进取,努力树立行业诚信经营典范。安阳市中泰运输有限公司位于安阳市龙安区烟厂路中段,创建于2014年7月,注册资金一百万元。现有大、中型运输车辆上百辆。经营业务有:道路普通货物运输、货物专用运输(罐式容器)、国内道路货运代理、道路运输信息咨询、机械设备租赁等相关业务。董事长王俊昱自2002年以来从事道路运输行业多年,并与2014年创办了安阳市中泰运输有限公司,在多年的道路运输行业中立足本职工作,在公司不断前进的道路上,一心扑在运输行业的工作上,以满腔的工作热情,为广大客户货运提供方便、快捷、安全、舒适的优质服务。2020年中泰公司响应国家十四五规划号召,加快推动产业、能源、交通运输等重点领域结构调整,建立绿色生态屏障,助力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科技创新,重磅出击斥巨资数千万推进新能源车运用,打造出具有低碳、高效、智能运输,助力碳达峰、碳中和目标实现,推进新能源生态圈建设。在董事长王俊昱的带领下,中泰公司自成立以来多次受到上级部门及道路运输部门的表彰及表扬,在日常的经营中“重合同、守信用”也多次受到工商和税务部门的表扬和肯定。同时还多次受到乡政府和区政府授予诚信经营优秀企业表扬等。2024-03-20
-
希望的田野 奋进的力量——从农业农村高质量发展看乡村全面振兴新华社北京12月17日电 题:希望的田野 奋进的力量——从农业农村高质量发展看乡村全面振兴新华社记者春耕夏耘,秋收冬藏。在党中央、国务院坚强领导下,今年各地各部门持续加大“三农”工作力度,有力克服一些地方严重洪涝等不利因素影响,粮食实现丰收,农业农村高质量发展稳步推进。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指出,“强国必先强农,农强方能国强。”放眼广袤中华大地,人们不懈努力,加快建设农业强国,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为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夯实根基。夯实粮食安全“压舱石”一场冬雪之后,在山东省嘉祥县马村镇山营村,绿油油的小麦从雪中探出了头。尽管气温下降,“00后”种粮大户山万民却不太担心:“刚看完苗情,冬前深耕提高了整地质量,加上适期适墒播种、冬灌防冻害,壮苗越冬有基础。”近年来,嘉祥县推广智能农机、植保无人机等装备,集成保护性耕作、病虫害绿色防控等技术,为粮食生产提供了有力支撑。今年我国实施新一轮千亿斤粮食产能提升行动,继续提高小麦、稻谷最低收购价,完善玉米大豆生产者补贴,各地各部门落实耕地保护和粮食安全责任,农业农村部启动粮油等主要作物大面积单产提升行动,农技人员深入一线指导。有力克服黄淮罕见“烂场雨”、华北东北局地严重洪涝,全年粮食产量连续9年稳定在1.3万亿斤以上……粮食丰收,为经济社会行稳致远奠定基础。各地延伸粮食产业链、提升价值链、打造供应链,不断提高农业质量效益和竞争力。近年来,四川省眉山市太和镇永丰村“永丰大米”受到消费者青睐。当地做优大米品牌的同时,推出了奶油鲜米露、纯边油米花糖,特色产品走进更多百姓家。绿色是农业的底色。不久前举办的第37届中国植保信息交流暨农药械交易会上,近千家企业参展,展示和交流了新技术、新产品。全国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有关负责人表示,农业发展进入全面绿色转型的新阶段,要进一步提升植保防灾减灾能力,为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农产品质量安全、生态环境安全提供有力支撑。农作物良种覆盖率在96%以上,耕种收综合机械化率达到73%,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达到62.4%……中国饭碗端得更牢更好,为建设农业强国夯实根基。多措并举拓宽农民增收渠道冬日里,在河北威县红龙集村的梨园,脱贫户胡瑞允忙着修剪果树。“家里10亩地流转出来,每年每亩能得800斤小麦,在梨园干活一天还能挣100多元。”胡瑞允高兴地说。农业农村部总农艺师曾衍德介绍,今年截至三季度末,中西部22个省份63.5%的监测对象已消除返贫致贫风险,其余均落实了帮扶措施。各地发展特色产业,促进农民工稳岗就业,千方百计拓宽农民增收致富渠道。手指柠檬、燕窝果、马梅果……位于海南琼海市大路镇的“世界热带水果之窗”基地,集水果引进选育、示范种植和科普观光于一体。100多人在这里实现稳定就业并学习技术。我国乡村富民产业培育壮大。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今年前三季度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5705元,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7.3%。全面提升农民素质素养、因地制宜做好“土特产”文章,各类资源要素不断激活,带动广大农民群众日子越过越红火。不久前,中国农业科学院棉花研究所专家来到新疆沙湾市老沙湾镇等地,讲解棉花栽培、智能水肥一体化等技术,帮助农户提升种植水平。“以后我们会派农技人员到这里,并组织现场观摩会,加快推广现代农业技术。”中国农业科学院棉花研究所研究员李亚兵说。加快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漫步在贵州省六枝特区五龙村,映入眼帘的是一幅画卷:依山而建的特色民居,随风摇曳的雏菊,承载乡愁的石槽石磨……“路好了,村子干净了,旱厕改成了水冲式厕所,方便又卫生。”村民朱井荣开心地说。近两年村里基础设施提升改造,群众卫生习惯有了很大转变。五龙村是我国乡村建设的缩影。目前全国农村卫生厕所普及率超过73%,95%以上的村庄开展了清洁行动,村容村貌持续改善。乡村治理效能也在稳步提升。自2022年起,农业农村部与腾讯公司合作启动实施“耕耘者”振兴计划,面向乡村治理骨干和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带头人开展免费培训。超过百万人在“为村耕耘者”小程序学习积分制、清单制、村民说事等乡村治理制度和举措。农耕文明和城市文明交相辉映,文明乡风、良好家风、淳朴民风不断传承弘扬。“咚、咚、咚……”在广西崇左市宁明县城中镇耀达村,游客尚未走下游船,铿锵的鼓声便从远处传来。在世界文化遗产左江花山岩画山脚下的村庄,壮族村民吕细梅是铜鼓表演队的一员:“村里旅游发展起来了,既能增加收入,还能把铜鼓文化传承下去,心里很开心。”加快建设农业强国,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希望的田野,处处是耕耘和奋斗的身影,广大农民群众和“三农”工作者不懈努力,用辛勤和汗水创造美好的生活,为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贡献力量!(记者于文静、郁琼源、潘德鑫、叶婧、郭轶凡)2024-04-06
-
有力有效推进乡村全面振兴日前公布的《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学习运用“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工程经验有力有效推进乡村全面振兴的意见》是党的十八大以来指导“三农”工作的第十二个中央一号文件。文件以推进乡村全面振兴为主题,以学习运用“千万工程”经验为主线,对2024年及今后一个时期的“三农”工作作出全面部署,充分体现了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对“三农”工作一以贯之的高度重视。如何确保国家粮食安全,确保不发生规模性返贫,守牢“三农”基本盘?提升乡村产业发展、乡村建设、乡村治理水平,应从何处发力?强化科技和改革双轮驱动,今年重点任务是什么?农民增收致富渠道怎样拓宽?围绕热点问题,本报记者约请中央一号文件起草组成员进行解读。做好“两个确保” 守牢“三农”基本盘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始终把保障国家粮食安全摆在首位,加快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要持续推动同乡村振兴战略有机衔接,确保不发生规模性返贫,切实维护和巩固脱贫攻坚战的伟大成就”。确保国家粮食安全,确保不发生规模性返贫,是做好“三农”工作的底线任务,不容有任何闪失。推进乡村全面振兴,首先要把底线守住,基本盘不能出问题。今年中央一号文件围绕做好“两个确保”,进行了针对性部署。抓好粮食等重要农产品稳产保供保障粮食和重要农产品稳定安全供给是推进乡村全面振兴的首要任务。2023年,克服黄淮罕见“烂场雨”、华北东北局地严重洪涝、西北局部干旱等灾害影响,全年粮食产量13908.2亿斤,高基数上增产177.6亿斤,再创历史新高;大豆播种面积稳中有增,连续两年稳定在1.5亿亩以上。今年中央一号文件明确提出确保粮食产量保持在1.3万亿斤以上的目标,重点是稳面积、增单产两手发力。稳面积,就是稳定粮食播种面积,巩固大豆扩种成果。关键是调动农民种粮和地方抓粮两个积极性。一方面,通过适当提高小麦最低收购价,继续实施耕地地力保护补贴和玉米大豆生产者补贴、稻谷补贴政策,完善农资保供稳价应对机制,扩大完全成本保险和种植收入保险政策实施范围,让农民种粮有钱挣。另一方面,全面落实粮食安全党政同责,加大对产粮大县支持力度,探索建立粮食产销区省际横向利益补偿机制,让地方抓粮有动力。增单产,就是把粮食增产的重心放到大面积提高单产上,这方面潜力还很大。要实施粮食单产提升工程,集成推广良田良种良机良法,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强化农业科技支撑,构建现代农业经营体系,推动粮食产能迈上新台阶。也要看到,“吃饭”不仅仅是消费粮食,肉蛋奶、果菜鱼、菌菇笋等样样都是美食。要树立大农业观、大食物观,农林牧渔并举,构建多元化食物供给体系。加强“菜篮子”产品稳产保供,确保量足价稳。坚持数量、质量、生态“三位一体”保护耕地耕地是粮食生产的命根子。从数量看,2023年全国耕地总量连续第三年净增加,完成新建和改造提升高标准农田8611万亩;从质量看,我国耕地质量总体进入持续改善、稳中有升的阶段。也要清醒认识到,我国人均耕地数量少、质量总体不高、后备资源不足,耕地保护任重道远。耕地保护是一个系统工程。中央一号文件提出严格落实耕地保护制度,强调“健全耕地数量、质量、生态‘三位一体’保护制度体系”。要保数量,落实新一轮国土空间规划明确的耕地和永久基本农田保护任务,改革完善耕地占补平衡制度,坚持“以补定占”,将省域内稳定利用耕地净增加量作为下年度非农建设允许占用耕地规模上限,用“长牙齿”的硬措施守住18亿亩耕地红线。要提质量,以高标准农田建设为抓手提升耕地质量,优先把东北黑土地区、平原地区、具备水利灌溉条件地区的耕地建成高标准农田,适当提高中央和省级投资补助水平,取消各地对产粮大县资金配套要求,强化高标准农田建设全过程监管,确保建一块、成一块。同时,健全补充耕地质量验收制度,加大黑土地保护工程推进力度,实施耕地有机质提升行动。要管用途,坚决整治乱占、破坏耕地违法行为,严厉打击非法占用农用地犯罪和耕地非法取土,持续整治“大棚房”。分类稳妥开展违规占用耕地整改复耕,细化明确耕地“非粮化”整改范围,合理安排恢复时序。因地制宜推进撂荒地利用,宜粮则粮、宜经则经,对确无人耕种的,支持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多途径种好用好。持续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是推进乡村全面振兴的底线任务。2023年以来,各地健全防止返贫监测帮扶机制,努力做到早发现、早干预、早帮扶,突出抓好产业就业帮扶,脱贫群众生产生活条件持续改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进一步增强。围绕中央一号文件强调的确保不发生规模性返贫目标,必须压紧压实工作责任,做到思想不松懈、工作不松劲,持续巩固提升“三保障”和饮水安全保障成果。要落实防止返贫监测帮扶机制,进一步提升防止返贫监测精准性、帮扶实效性。存在因灾返贫风险的农户,符合政策规定的可先行落实帮扶措施,农村高额医疗费用负担患者,按规定及时落实医疗保障和救助政策。要加强产业和就业帮扶,推动产业提质增效、可持续发展,实施防止返贫就业攻坚行动,让留在当地的脱贫人口有稳定的产业支撑,让有劳动能力的脱贫人口有稳定的就业岗位。中央一号文件提出,加大对重点地区帮扶支持力度。要落实财政、金融、土地、人才等支持政策,在改善发展条件、提升发展能力上下功夫,努力增强“造血”能力,更多依靠自己努力富裕起来。当前,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过渡期还有不到两年时间,要研究推动防止返贫帮扶政策和农村低收入人口常态化帮扶政策衔接并轨,推动建立欠发达地区常态化帮扶机制。(记者 朱隽 郁静娴)统筹“三个提升” 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提升乡村产业发展水平、乡村建设水平、乡村治理水平,强化农民增收举措,推进乡村全面振兴不断取得实质性进展、阶段性成果。”提升乡村产业发展、乡村建设、乡村治理水平,是推进乡村全面振兴的重点任务。今年中央一号文件对“三个提升”作出系统部署,要从各地实际和农民需求出发,集中力量抓好办成一批群众可感可及的实事,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做好“土特产”文章,把农业建成现代化大产业,提升乡村产业发展水平产业振兴是乡村全面振兴的重中之重。这些年,各地在发展乡村产业方面下了很大功夫,已经有了一定基础,去年全国规模以上农产品加工业企业超过9万家,农产品电商销售额超过7300亿元,乡村休闲旅游年接待游客超过30亿人次。另一方面,乡村产业规模小、主体弱、链条短、同质化等问题仍然较为突出。如何提升乡村产业发展水平?今年的中央一号文件作出了全面部署。发展乡村产业,关键是做好“土特产”文章,坚持产业兴农、质量兴农、绿色兴农,加快构建粮经饲统筹、农林牧渔并举、产加销贯通、农文旅融合的现代乡村产业体系,把农业建成现代化大产业。促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充分挖掘农业多种功能、乡村多元价值,推动农产品加工业优化升级,推进农产品生产和初加工、精深加工协同发展,抓好搞活农村流通,推动产业链延伸、价值链提升。抓好产业发展平台载体建设。统筹用好现代农业产业园、优势特色产业集群、农业产业强镇等,推动政策集成、要素集合、服务集中,提高产业集聚发展能力,通过平台载体提档升级促进产业提质增效。完善联农带农利益联结机制。发展乡村产业根本要让农民增收致富,不能富了老板、穷了老乡。要强化产业发展联农带农,促进企业和农户在产业链上优势互补、分工合作。健全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和涉农企业扶持政策与带动农户增收挂钩机制,发展农业产业化联合体,让农民更多参与产业发展、分享产业增值收益。提升乡村建设水平,让农村基本具备现代生活条件乡村建设是推进乡村全面振兴的重要内容。这些年,乡村建设取得重要进展,截至去年底,卫生厕所普及率达到73%,90%以上行政村生活垃圾得到收运处理,绝大多数村庄实现干净整洁有序。村级卫生室实现行政村全覆盖,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制度实现城乡统一,农村社会保障网越织越密。然而,整体上农村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欠账还很多。必须瞄准党的二十大提出的“农村基本具备现代生活条件”目标,深入推进乡村建设行动,提高乡村基础设施完备度、公共服务便利度、人居环境舒适度。如何提升乡村建设水平?今年的中央一号文件作了部署。加强规划引领。适应乡村人口变化趋势,优化村庄布局、产业结构和公共服务配置,分类做好村庄规划编制,注重实效性、可操作性和执行约束力,不要盲目追求规划全覆盖。改善农村人居环境。把改善人居环境与发展产业、富裕农民结合起来,因地制宜推进生活污水垃圾治理和农村改厕,完善农民参与和长效管护机制。推进农村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补短板。坚持问题导向,统筹农村供水、道路、能源、信息和住房安全等建设,抓紧补上短板弱项,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提升农村公共服务水平,聚焦普惠性、基础性、兜底性民生建设,在教育、医疗、养老等群众反映突出问题上,回应群众关切。促进县域城乡融合发展。统筹新型城镇化和乡村全面振兴,实施新一轮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行动,把县域作为城乡融合的重要切入点,提升县城综合承载能力和治理能力,促进县乡村功能衔接互补、资源要素优化配置。提升乡村治理水平,建设充满活力、和谐有序的乡村社会治理有效是推进乡村全面振兴的重要保障。必须坚持党建引领、大抓基层导向,健全完善党组织领导下的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的乡村治理体系,建设充满活力、和谐有序的乡村社会。推进抓党建促乡村振兴。强化县级党委抓乡促村责任,全面提升乡镇领导班子能力,建好建强农村基层党组织,加强村干部队伍建设,健全选育管用机制。推动基层减负赋能,加强乡镇对县直部门派驻机构及人员的管理职责,加大编制资源向乡镇倾斜力度,健全基层职责清单和事务清单,推动解决“小马拉大车”等基层治理问题。加强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繁荣发展乡村文化,加强乡村优秀传统文化保护传承和创新发展,促进城市优质文化资源下沉。坚持疏堵结合、标本兼治,创新抓手载体,发挥村民自治作用,强化村规民约激励约束功能,持续推进农村移风易俗。提升治理效能。强化县乡村三级治理体系功能,推动治理重心下移、资源下沉。进一步完善推广积分制、清单制、数字化、接诉即办等务实管用的治理方式。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完善矛盾纠纷源头预防、排查预警、多元化解机制,把矛盾纠纷尽可能化解在基层、化解在萌芽状态,建设平安乡村。(记者 顾仲阳 李晓晴)推进“两个强化” 激发农村潜能和活力建设农业强国,利器在科技,关键靠改革。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强化科技和改革双轮驱动,加大核心技术攻关力度,改革完善‘三农’工作体制机制,为农业现代化增动力、添活力。”“要坚持把增加农民收入作为‘三农’工作的中心任务,千方百计拓宽农民增收致富渠道。”今年中央一号文件强调,强化科技和改革双轮驱动,强化农民增收举措。“两个强化”是推进乡村全面振兴的重要支撑,要协同推进科技创新和制度创新,激发农村各类要素潜能和主体活力,为推进乡村全面振兴增动力、添活力。科技强支撑,改革增动力农业现代化的关键在科技进步和创新。2023年我国农业科技和装备支撑稳步增强,短板农机装备取得突破,现代农业建设扎实推进,目前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超过63%,与此同时,面对各类风险挑战,现在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需要重视和依靠农业科技创新。今年中央一号文件对强化农业科技支撑作出具体部署,从战略布局、种业振兴再到农机装备、农技推广,都列出了详细的任务清单。比如,在加快推进种业振兴行动上,提出完善联合研发和应用协作机制、加大种源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加快选育推广生产急需的自主优良品种等。一系列举措将持续推进种业创新攻关,进一步夯实国家粮食安全的种业根基。好技术要让农民用得上、得实惠。今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加强基层农技推广体系条件建设。要立足实际、精准施策,强化公益性服务功能、强化农业科技人才培养使用、加快培养农林水利类紧缺专业人才,打通科技进村入户“最后一公里”。改革是乡村全面振兴的重要法宝。今年中央一号文件强调,强化农村改革创新。深化农村改革,必须继续把住处理好农民和土地关系这条主线。当前,各地第二轮土地承包正陆续到期,今年将启动实施第二轮土地承包到期后再延长30年整省试点,探索具体操作办法,为全国面上开展打好基础。发展适度规模经营是现代农业的方向,各地要适应发展趋势,构建现代农业经营体系,加快健全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把小农户服务好、带动好。同时,必须坚守农村改革底线,强化改革举措集成增效。改革破题,让“人地钱”等资源要素更多汇聚乡村、服务乡村。今年中央一号文件着眼强化乡村全面振兴要素保障,提出了一些有含金量的政策措施。在人才方面,提出实施人才支持计划,加大乡村本土人才培养等。在用地方面,提出稳妥有序开展以乡镇为基本单元的全域土地综合整治,整合盘活农村零散闲置土地,保障乡村基础设施和产业发展用地。在投入方面,提出坚持将农业农村作为一般公共预算优先保障领域,创新投融资机制,确保投入与目标任务相适应。让农民腰包越来越鼓、日子越过越红火农业农村工作,说一千、道一万,增加农民收入是关键。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农村居民收入持续较快增长,2023年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21691元,比上年实际增长7.6%。同时也要看到,持续促进农民增收还面临不少困难和挑战。今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实施农民增收促进行动,目的就是巩固农民持续增收势头,促进共同富裕。家庭经营性收入是农民收入的重要组成部分,要加大产业经营增收力度。各地区各部门要支持农户发展特色种养、手工作坊、林下经济等经营项目,强化产业发展联农带农导向,让更多农民分享产业增值收益。工资性收入是农民收入的重头大头,要做好农民工稳岗就业。各地区各部门要加强农民工职业技能培训,健全跨区域信息共享和有组织劳务输出机制,做好大龄农民工就业扶持,在重点工程项目和农业农村基础设施建设领域积极推广以工代赈等,促进农村劳动力多渠道就业。此外,要拓展转移性收入,持续加大强农惠农富农政策力度,逐步提高农村社会保障水平。要增加农民财产性收入,赋予农民更加充分的财产权益,鼓励以出租、合作开发、入股经营等方式盘活利用农村资源资产。办好农村的事情,实现乡村振兴,关键在党。必须坚持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重中之重,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加强党对“三农”工作的全面领导,把党的政治优势和组织优势转化为抓落实的行动优势,汇聚起全党上下、社会各方推进乡村全面振兴的强大力量。今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全面落实乡村振兴责任制,压实五级书记抓乡村振兴责任,明确主攻方向,扎实组织推动。要推动各级党政“一把手”把责任真正扛在肩上、抓在手上,特别是发挥县委书记“一线总指挥”作用,真正把“三农”重中之重的战略定位体现出来。要注重发挥督查考核“指挥棒”作用,既要突出实绩实效,推动各类涉农督查检查考核能整合的整合、能简化的简化,减轻基层迎检迎考负担,又要通过督查考核推动真抓实干。我国各地农村情况千差万别,自然条件、风土人情、发展水平、工作基础各不相同。必须坚持从实际出发创造性抓好贯彻落实,坚决反对搞“形象工程”、做表面文章。要保护农民利益、维护农民权益,真正惠民生、暖民心,让广大农民在乡村全面振兴中有实实在在的获得感。(记者 王浩 常钦)来源:人民日报2024-03-20